亚洲中文字幕页面|国产露脸精品国产沙发|日韩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拍摄|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

  • <delect id="cctnl"></delect>
        <strike id="cctnl"></strike>
      1. 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
        乙二胺四乙酸(EDTA)及其螯合物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0-09-01
        核心提示:一. EDTA 的離解平衡 在水溶液中, 2 個羧基 H + 轉(zhuǎn)移到氨基 N 上,形成雙極離子: EDTA 常用 H 4 Y 表示,由于其在水及酸中的溶解度很小,常用的為其二鈉鹽: Na 2 H 2 Y 2H 2 O ,也簡寫為 EDTA 。 當溶液的酸度很高時,兩個羧基可再接受 H + ,形成 H 6 Y 2+ ,相當

        一.   EDTA的離解平衡

        在水溶液中,2個羧基 H+轉(zhuǎn)移到氨基N上,形成雙極離子: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
        EDTA 常用 H4Y 表示,由于其在水及酸中的溶解度很小,常用的為其二鈉鹽:Na2H2Y·2H2O ,也簡寫為EDTA

             當溶液的酸度很高時,兩個羧基可再接受H+ ,形成H6Y2+ ,相當于一個六元酸,有六級離解常數(shù):

        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Ka1=10-0.9        Ka2=10-1.6       Ka3=10-2.1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Ka4=10-2.8        Ka5=10-6.2       Ka6=10-10.3

        七種形式: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6Y2+ 、H5Y+ H4Y 、H3Y- 、H2Y2- 、HY3- 、Y4-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 pH < 1時, 主要以 H6Y2+ 形式存在;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 pH >11 時,主要以 Y4- 形式存在——配位離子

        . M-EDTA 的特點

        1. EDTA具有廣泛的配位性能,幾乎能與所有的金屬離子形成穩(wěn)定的螯合物

           有利之處:提供了廣泛測定元素的可能性(優(yōu)于酸堿、沉淀法)

           不利之處:多種組分之間易干擾——選擇性

        2. EDTA與形成的M- EDTA 配位比絕大多數(shù)為1:1

        3. 螯合物大多數(shù)帶電荷,故能溶于水,反應迅速

        . EDTA配合物的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

        (一) EDTA配合物的穩(wěn)定常數(shù)

             為簡便,金屬離子與EDTA的反應常將電荷略去寫成通式: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 配位平衡       M   +   Y   ==   MY

        在配位滴定過程中,當溶液中沒有副反應發(fā)生時,當反應達平衡時,用絕對穩(wěn)定常數(shù) KMY 衡量配位反應進行的程度:

               穩(wěn)定常數(shù)       KMY 越大,配合物越穩(wěn)定) (1)

        KMY 不因濃度、酸度及其它配位劑或干擾離子的存在等外界條件而改變)

        (二)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

              配位滴定中所涉及的化學平衡比較復雜,由于某些干擾離子或分子的存在(如溶液中的H+、OH-,其它共存離子、緩沖劑、掩蔽劑等),常伴隨有一系列副反應發(fā)生: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    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 各種副反應進行程度可由其相應的副反應系數(shù)表示(a)。

          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為“酸效應”和“配位效應”。

        1. 酸效應(質(zhì)子效應或 pH 效應)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   +  Y   ==   MY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H+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HY,  H2Y,  H3Y ……

              顯然,溶液的酸度會影響 Y M 離子配位能力酸度愈大,Y 的濃度愈小愈不利于 MY 的形成。

        由溶液酸度(H+引起的副反應稱為“配位效應”。

              其發(fā)生程度與 [H+] 有關,由酸效應系數(shù)來表示:

          ¬未與M 配位的EDTA的各種形式總濃度  (2)

              [H+] ­  ®  [Y]¯  ®  aY(H) ­  ®  副反應越嚴重

        已知:CY’ = [H6Y]+[H5Y]+[H4Y]+[H3Y]+[H2Y]+[HY]+[Y]

        所以:       

        類同于酸分布系數(shù)的推導:

                   (3)

        此:    已知 [H+]  ® 計算出 aY(H) ,不同 pH 值下的 log aY(H) 見教材表 8-2

        一般情況下: aY(H) >1, pH ³ 12時, aY(H) »1

        2. 配位效應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Y + M == MY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L,  ML2… … 

            這種由于其它配位劑存在使金屬離子參加主反應能力降低的現(xiàn)象稱為配位效應。

            配位效應對主反應的影響程度可用配位效應系數(shù)表示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¬¬ 未與 Y 配位的 M 總濃度   4

        M L 形成的配合物大多數(shù)是分步形成 MLn

                  CM’ = [M] + [ML] + [ML2] +¼¼[MLn]

              由各級平衡:

                M+L=ML            [ML]= k1 [M][L] = b1 [M][L]

               ML+L=ML2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[ML2]= k2 [ML][L] = b2 [M] [L]2

        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MLn-1+L=ML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[MLn]= bn [M][L] n

        \可得到

        5

                   [L]­ ® [M]¯ ® aM(L) ­ ® 副反應越嚴重。

        例:將100 ml  0.02mol/L Cu2+ 溶液與100ml 0.28mol/L 氨水相混合,求混合溶液中 Cu2+ 的平衡濃度為多少?

        解:查表可得 各級 b

        aCu(NH3)=1 + 1.4 ´ 104 ´ 0.14 + 4.3 ´ 107 ´ 0.142 + 3.4 ´ 1010 ´ 0.143+ 4.7 ´ 1012 ´ 0.144

        =  4.8´108

        (三)配合物的條件穩(wěn)定常數(shù)

               在滴定過程中,當溶液中無副反應發(fā)生時;當反應達平衡時,用絕對穩(wěn)定常數(shù) KMY 衡量此配位反應進行的程度:

        當溶液中有副反應 發(fā)生時,溶液的組成發(fā)生變化,

        此時:  [M] ® cM ;       [Y ] ®c Y   KMY ® K’MY 

            cM =[M]a M(L) ;   cY =[Y]a Y(H) ;  

           (6)

        取對數(shù)得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7)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K ——條件穩(wěn)定常數(shù)。

        當溶液中無其他配位劑存在時: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 aM(L) =1      log K’MY = log KMY -log aY(H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8)

           當溶液中無其他配位劑存在, pH > 12 時: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 aY(H) =1,       log K’MY  = log KMY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9)

          一般情況下:        K’MY   <  KMY

               K’MY 說明了配合物在一定條件下的實際穩(wěn)定程度;也說明了在發(fā)生副反應

        情況下配位反應實際進行程度。它是判斷配合物 MY 穩(wěn)定性的最重要的數(shù)據(jù)之一。

            在滴定過程中,當溶液中沒有副反應發(fā)生時;當反應達平衡時,用絕對穩(wěn)定常數(shù) KMY 衡量此配位反應進行的程度:

             當溶液中無其他配位劑存在, pH > 12 時: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 aY(H) =1       log K’MY  = log KMY

          一般情況下:        K’MY   <  KMY

        編輯:foodyy
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圖文
        推薦檢驗技術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檢驗技術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40 second(s), 14 queries, Memory 0.99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