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页面|国产露脸精品国产沙发|日韩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拍摄|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

  • <delect id="cctnl"></delect>
        <strike id="cctnl"></strike>
      1. 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
        耕牛夏季常見病的防治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6-07-01
            一、中暑

          中暑又稱熱射病、黑汗病、熱衰竭。壯牛比瘦牛多發(fā)。該病常因飼養(yǎng)管理、使役不善而引起的。主要癥狀是:病牛突然發(fā)熱,體溫達41℃以上,精神沉郁,神昏肉顫,身體搖晃,呼吸快而困難,渾身出汗,鼻孔流出泡沫狀漿液,眼結(jié)膜由蒼白變紫藍,瞳孔先放大后縮小,狂燥不安,口舌赤紫。有的四肢軟弱,臥地不起,最后昏迷而死。

          1、預防措施

          (1)保持牛舍衛(wèi)生干燥,通風良好,防止潮濕悶熱,最好在牛舍旁植樹遮蔭。(2)科學飲水。夏季氣溫高,耕牛消耗體內(nèi)的水分多,特別是在勞役過程中更為突出,每天至少要飲清潔水4~6次;勞役剛停止時,耕牛呼吸尚未正常,汗水未干,應讓休息后再飲水。飲水中適當加點食鹽,可幫助耕牛提高食欲,促進消化,消除疲勞。(3)合理使役。燥熱天氣時應延長中午休息時間,放牧、使役要做到早出晚歸,使役時耕牛頭部加樹枝葉遮陰,并應中途短時暫停,讓牛休息后再使役。休息時宜栓在陰涼處,不能曝曬在烈日下。

          2、治療方法

          (1)停役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耕牛中暑,要立即停止使役,并帶到通風陰涼處,用冷水反復淋頭和頸靜脈溝,并向牛身噴灑冷水,同時灌服50~100毫升十滴水,或1%~2%涼食鹽水。(2)針刺耳尖、水分、太腸、舌底、尾尖等穴位,強擠出血。狂燥不安,體溫達41℃以上的耕牛,可頸靜脈放血,再輸入5%葡萄糖生理鹽水2000毫升。心臟衰弱耕?墒褂冒测c咖或氧化樟腦,呼吸困難時立即皮下注射25%尼可剎米5~10毫升。(3)中草藥。中草藥有清熱、解暑、涼血等作用。牛中暑可用生姜50克、韭菜150克,搗爛取汁,每隔30分鐘滴數(shù)滴于牛鼻內(nèi);或用薄荷50克、綠豆600克,水1500~2000毫升煎湯,涼后,每隔1~2小時灌服500~1000毫升。生苦瓜、黃苓、黃連、甘草、柴胡等均可煎湯灌服。

          二、槽結(jié)

          槽結(jié)又稱頜下腺腫,三夏農(nóng)忙多發(fā)。主要癥狀為:口色鮮紅,顎凹熱腫,頜下腺腫大,潰膿疼痛,涕液由清變稠,干咳厭食。繼發(fā)結(jié)核病,頜下腺硬腫無熱痛。

          1、預防措施

          炎熱天氣多喂草,飲水充足,使役不能過急過重,防止口鼻發(fā)炎而繼發(fā)。

          2、治療方法

          (1)顎凹敷擦30%魚石脂或復方醋酸銅軟膏和濃碘酊。(2)手術(shù)切開排膿,手術(shù)后堵塞浸霉佛漢爾溶液的紗布引流。(3)肌肉注射毒霉素,按每公斤體重4000~8000單位,每日2次,連續(xù)3天。 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60 second(s), 27 queries, Memory 0.96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