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页面|国产露脸精品国产沙发|日韩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拍摄|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

  • <delect id="cctnl"></delect>
        <strike id="cctnl"></strike>
      1. 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
        小麥發(fā)芽工藝條件及小麥芽的主要指標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3-05-06
        核心提示:1.小麥發(fā)芽工藝條件 (1)浸麥度:初始浸麥度為38%-40%,發(fā)芽時通過噴霧增至43%-45%。若浸麥度過高,則發(fā)芽迅速,品溫上升太快,若小麥顆粒堆積密度大,透氣效果差,容易發(fā)生腐爛,各部位的溫差較大且不便于調(diào)節(jié)和控制。
         1.小麥發(fā)芽工藝條件

           (1)浸麥度:初始浸麥度為38%-40%,發(fā)芽時通過噴霧增至43%-45%。若浸麥度過高,則發(fā)芽迅速,品溫上升太快,若小麥顆粒堆積密度大,透氣效果差,容易發(fā)生腐爛,各部位的溫差較大且不便于調(diào)節(jié)和控制。

           (2)浸漬時間:一般控制在30小時左右,“浸三斷六,輔以噴霧”。因小麥表面較光滑,水滯留性較差,浸麥時應適當增加噴霧次數(shù),以增加空氣的相對濕度。同時,由于小麥粒度不夠均勻,在一定范圍內(nèi)進行較長時間的空氣休止對提高發(fā)芽整齊度有利。

           (3)浸麥溫度:一般控制在120℃左右。因低溫浸漬有利于控制浸麥度,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影響浸漬及發(fā)芽效果。

           (4)翻麥次數(shù):一般每隔12-14小時翻一次,略小于大麥。

           (5)發(fā)芽溫度:發(fā)芽開始的1-4天控制品溫在14℃-16℃,第五天升至18℃。因低溫發(fā)芽有利于蛋白質(zhì)溶解,后期升溫能使粗細粉差和麥汁粘度協(xié)調(diào)一致。

           (6)干燥溫度及時間:由于小麥胚乳中纖維素及蛋白酶含量較高,加之表皮薄而少,因而麥汁粘度高,過濾速度慢。所以麥芽干燥應從45℃開始,并用大風量排潮,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酶的活力;由于在60℃時穿透力較強,小麥中低分子氮較多,顏色容易加深,因而焙焦時間一般控制在1.5-2小時,比大麥芽短1-2小時,焙焦溫度控制在78℃-80℃。

           2.小麥芽的質(zhì)量指標

           小麥芽一般應具備下述要求:水分≤5%,α-n(毫克/100克)≥130,糖化時間≤12分,糖化力(wk)≥300,色度(EBC)≤50,庫值(%):38-42。

        編輯:foodqa
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生產(chǎn)技術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0.406 second(s), 17 queries, Memory 0.88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