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页面|国产露脸精品国产沙发|日韩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拍摄|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

  • <delect id="cctnl"></delect>
        <strike id="cctnl"></strike>
      1. 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
        麥類秀夜蛾的發(fā)生與防治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4-12-12
        核心提示:分布區(qū)域:東北、西北、華北春麥區(qū)、西藏高原、長江中下游及華東小麥產(chǎn)區(qū)
        中文名稱:秀夜蛾
         
          拉丁學名:Amphipoea fucosa (freyer)

         

        分布區(qū)域:東北、西北、華北春麥區(qū)、西藏高原、長江中下游及華東小麥產(chǎn)區(qū)

        形態(tài)特征:成蟲 灰黃褐色,體長13~16毫米,翅展30~36毫米。前翅黃褐或灰黑色,有5條褐色線。環(huán)形紋及腎形紋白色或深黃色。卵 半圓形,乳白色,孵化前為褐色。幼蟲 體灰白色,頭部黃色,腹背中線兩側各有一條褐色線,腹背第8、9節(jié)有黑褐色斑。老熟幼蟲體長30-35毫米。蛹 紅褐色,背面第5~8節(jié)前緣有明顯的點刻,尾刺2根,呈鉤狀向前彎曲。

        為害作物:小麥、大麥、莜麥、黍、野生寄主有燕麥、蘆葦、堿草等

        為害癥狀:秀夜蛾以幼蟲為害;低齡幼蟲蛀莖取食植株組織,4齡后將麥稈地下部咬爛,麥株呈枯心苗狀,發(fā)展后全株枯死,造成缺苗斷條。甚至毀種。

        分類屬性:鱗翅目,夜蛾科

        發(fā)病特點:北方春麥區(qū)一年發(fā)生一代,以卵越冬。翌年5月上中旬開始孵化, 3齡前幼蟲蛀莖為害,4齡后從麥稈地下部咬爛入土,繼續(xù)為害他株,5月下至6月下旬進入為害盛期,幼蟲期約50天左右,老熟幼蟲為害后于6月下至7月上中旬化蛹,化蛹處多在被害株附近地下l~3厘米土表。蛹期15~20天。7月下至8月中旬進入羽化盛期,成蟲盛發(fā)后隨即進入產(chǎn)卵盛期。成蟲趨光性較強,利用黑光燈可誘集大量成蟲。成蟲日伏夜出,白天多隱藏在陰濕地邊草叢及作物田土縫中,傍晚出來取食、交尾及產(chǎn)卵活動,直至深夜。卵多產(chǎn)在麥稈莖部葉鞘內(nèi)側地下l~3厘米處,呈塊狀,每塊20~30粒,每頭雌蟲可產(chǎn)卵200粒左右,多者400余粒。小麥收割留在茬內(nèi)的卵塊,隨秋耕翻入地下5~10厘米深處,如翻入15-25厘米深土層,春季幼蟲孵化后,部分幼蟲不能出土而死亡,從而降低發(fā)生蟲源。越冬卵春季孵化的遲早與土溫有關,土溫高則發(fā)生早些,土溫低則發(fā)生遲。
          
        防治方法:

        (1)農(nóng)業(yè)防治 ①深翻滅卵,將根茬翻入15厘米土層以下,以增加初孵幼蟲死亡率。②適期灌水 幼蟲初孵期正是小麥三葉期,麥田灌水可控制低齡幼蟲為害。⑧除掉根茬,將麥根除掉集中燒毀,減少越冬卵量。

        (2)燈光捕殺 成蟲發(fā)生期用20瓦黑光燈誘殺成蟲(可結合其它害蟲一起誘集毒殺)。

        (3)化學防治 用4%辛硫磷顆粒劑,或用0.5%硫環(huán)磷顆粒劑,每畝施1.5~2公斤,播種時,隨種子施入土中。幼蟲期也可用敵百蟲灌根。
         
          常用藥劑: 辛硫磷  硫環(huán)磷 

        編輯:foodqa
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生產(chǎn)技術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0.577 second(s), 17 queries, Memory 0.89 M